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学习过程是有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系从而获得新经验的过程。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又称为联结学习理论 | |||
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 四个概念 | 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刺激、条件刺激、条件反射 | |
学习规律 | 获得:在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 消退: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削弱,并最终消失 | ||
泛化:对相似的刺激以同样的方式作出反应 分化:辨别相似但不同的刺激并对其作出不同的反应 | |||
恢复:未经强化而条件反射自动重现的现象 | |||
桑代克:试误—联结学习理论 | 学习的实质 | 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 |
学习的进程 | 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 ||
三大学习 规律 | 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 ||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 学习的实质 | 建立操作和强化物之间的联结 | |
行为的分类 | 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 ||
基本规律 | 强化 | 正强化:呈现能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的过程 | |
负强化:取消厌恶性刺激以提高反应概率的过程;作用的类型分为: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 |||
惩罚 | 呈现性惩罚:在行为之后出现的刺激会抑制或减少该行为的发生 | ||
移除性惩罚:在行为之后移去某一刺激,以抑制或减少不当行为的发生 | |||
消退 | 有机体在作出某一行为反应后,不再有强化物伴随,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概率会降低 | ||
理论应用 | 程序教学(原则:小步子原则、积极反应原则、自定步调原则、及时反馈原则、低错误率原则)、行为塑造、行为矫正 | ||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 学习的分类 | 参与性学习 | |
替代性学习(人的学习的最重要的形式) | |||
观察学习的过程 | 注意、保持、再现和动机 | ||
强化的种类 | 直接强化 | 个体直接体验到自己的行为后果而受到强化 | |
替代强化 | 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 | ||
自我强化 | 当个体的行为表现符合甚至超过某一行为标准时,他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 |
【真题示例】
1.【单选】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激也会诱发条件反应。这是条件刺激的( )。
A.一般化
B.具体化
C.分化
D.泛化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泛化的内涵。泛化是对相似的刺激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分化是指辨别对相似但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故本题选D。
2.【单选】乘坐校车时,系好安全带就可以中止刺耳的提示噪音。这种强化属于( )。
A.负强化
B.正强化
C.替代强化
D.自我强化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负强化的内涵。负强化是取消厌恶性刺激以提高反应概率的过程。题干中,噪音属于厌恶刺激,系好安全带就能中止噪音,以提高系安全带的概率,所以属于负强化。故本题选A。
3.【判断】负强化的实质就是惩罚。 ( )
3.【答案】×
【解析】负强化是取消厌恶性刺激以提高反应概率的过程。惩罚是通过某种刺激降低反应发生概率或者消除反应的过程。故本题错误。